2014年3月2日星期日

李嘉诚公然撒谎底气何来?

近年来,媒体上关于著名华人超级富豪李嘉诚在内地囤地的报道接连不断,但2012年夏天,李嘉诚在记者会上再次表示未在内地囤地,并称:批评的声音全是错。李嘉诚作为华人首富曾经说过成功要靠信誉,但是这次公开回应显然不是如此。

近十年来,内地房地产市场高速发展,地价和房价上涨数倍,作为商人赚钱无可厚非,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囤地也可理解,但不能多次公然否认已经存在的事实。不欺骗大众,认真面对质疑和指责而非反唇相讥应是做人经商底线。

李嘉诚多次公开否认在内地囤地

长江实业虽然是香港房地产业的“四大天王”之一,但如果仅以营业收入相比,去年420多亿港元的营业收入仍低于内地房地产巨头万科和保利。由于香港房地产业市场空间有限,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近年来加大了对内地的投入,内地项目分散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

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的海逸豪庭项目,1999年和记黄埔拿地,在2007年时曾因囤地95个月,被罚7915万元土地闲置费。但挨罚后,该项目并未立即动工,而是又拖了5年。

在上述事实面前,李嘉诚仍公然否则囤地。他在记者会上表示,过去于东莞被罚纯粹因为手续上需要以地换地,涉及金额数千万元,但强调并不是囤地。东莞土地2007年因为闲置时间过长被罚,被罚的名义也是土地闲置,但是这在香港李超人眼里偏偏就不是囤地,岂不怪哉?

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在内地的房产地项目超长时间的开发,已是业内公开秘密。例如:长江实业上海普陀真如项目在2009年已动工,现在3年过去仍然在打地基。同年动工的浦东世纪都会项目,进度也相当缓慢。诸如此类,超过10个项目,不胜枚举。

作为超级富豪,李嘉诚的产业众多,遍及全球。有人会说他对下属公司在内地的房地产项目具体情况不一定了解,他在记者会上所说的话只是不了解情况,而非故意撒谎。

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是李嘉诚商业王国中最为重要的两家公司,也是李嘉诚亲自担任董事局主席的两家公司,李嘉诚在日前的家族分家记者会上表示自己,持有40%的长实及和黄股份。按照商业常识,李嘉诚作为公司董事局主席,不可能对公司下属的重点业务不熟悉。一般商人都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更何况李嘉诚这样的超级商人。

媒体报道称,长江实业总部对各内地分公司的把控非常严格,这样的情况更说明集团总部领导不可能不知道下属的情况,按照权力越大,责任越大的原则,下属集团囤地李嘉诚负有最大的责任,但是直到最近,他不仅不认错,反而对质疑批评者反唇相讥,有失商业信誉。

地价房价大涨 囤地收益巨大

早在1999年4月国土资源部公布的《闲置土地处置办法》中就曾规定,土地闲置时间超过两年,将被有关部门收回。但它对开工后的进度无明确规定,这就给了开发商囤地操作的空间。李嘉诚的下属集团项目通常会通过分期开发的方式以获取土地溢价。虽然东莞项目2007年被征收7915万元的巨额土地闲置费,当时被称为最大罚单,但相比土地升值带来的利润,罚金只是“九牛一毛”。所以即使可能被罚,李嘉诚仍在内地囤地,就是希望通过土地价值的增长来获得高收益。

近十年来,内地房地产业一直保持高速发展,地价和房价均上涨数倍,部分城市甚至超过10倍。2004年北京土地出让全面采用招拍挂形式,虽然比之前透明公正,但由于出价高者得地,也导致了土地价格的快速上升。全国其他城市也纷纷采用招挂拍的形式出让土地,数年间,全国土地出让的楼面单价上涨数倍。

李嘉诚旗下集团囤地的原因就是看好未来中国地价房价均会保持高速增长,囤地可以获得高溢价和高回报。迄今为止,他们的做法收益巨大,不得不让人佩服他们精准的商业眼光。

李嘉诚在记者会上表示,集团在内地的发展基本都是自有资金,没有贷款,因此项目进展缓慢不是因为资金不足,而是另有所图。作为商人,所图的当然是高利润。商人想赚钱无可厚非,只要是合法的谋利方式他人都得尊重。

李嘉诚作为华人首富,无论在哪里经商,都应诚信,唯有如此,事业才可长且久,才能赢得大众的真正尊重。旗下公司在内地囤地获取暴利不是个例,本人不仅不承认,反而指责质疑者全是错,这样的狭隘格局和担当不是超级富豪所当为。

1 条评论: